养殖目标:求稳不求快,采用高抗虾苗,第一批自己标粗的苗规划1200斤/亩,第二批直放P8虾苗规划1800斤/亩(分批出虾方式),只养一造;(后附视频,抖音号zhongqipingqw99)
成绩:第一批虾苗:49天时139条/斤,56天时105条/斤,65天时75条/斤;
一、这个阶段的水质管理方法,仍然是老规矩:傻瓜式用菌方法;
⑴ 日常操作:天天用“强微全家福Ⅱ型(外塘)”500克/亩+强微“活力优水泰”碳源500克/亩,每天一次性使用下去;碳源也可以自己制作“固态发酵淀粉”来用,用量也是一样的,怎么样,够简单吧;
⑵ 监测氨氮:并及时处理,目前对虾在进入100条/斤的阶段,池塘亚硝酸盐一直全部为0,氨氮则偶尔个别池塘会有0.2~0.5左右,但由于PH一直维持在很低,所以对虾没有表现任何不适,同时马上用“强微硝氨双脱复合菌”250~500克/亩+红糖250~500克 + 水2.5~5公斤 ,浸泡活化几小时后再泼洒到池塘,同时泼洒白糖3~5公斤/亩直接泼到池塘中作为降氨氮的速效碳源;氨氮超过0.5时,最好是再配合“强微降氨靓水乳酸菌相”250~500克/亩;
⑶ 监测PH值:并及时处理,这个时间段正值高温强光季节,每过几天,会偶尔有一口池塘下午PH超过8.5的,马上会用一水柠檬酸5公斤/亩直接泡水泼洒下去处理,第二天就好了,下午也不会再超过8.5了;
二、首先在7月12号(第49天时)和7月19号(第56天时),以及7月28号(第65天时),分别测了一下虾的大小,我们来看一下;
这三周是高温天气,下层水温都超34℃,个别池塘吃料慢了一些;
⑴ 池塘上层水温38℃,下层水温34℃,真不知道对虾是怎么螯过来的;
⑵ 早上PH平均7.2左右,下午PH平均8.3左右,一天的PH相差1.1,但对虾似乎也没有问题,所以,我们的PH还是控制得非常好的,完成了下午不得超过8.5的任务(一旦超过8.5,就会马上用一水柠檬酸5公斤/亩下去,但目前来看,使用柠檬酸的机会很少)。
早晚的PH相差1.1,很显然藻类非常旺盛,从视频中可以看到,这个视频包括三个池塘的视频,第一个池塘正好是下风口拍摄的,死藻很多,但这并不要紧,因为这不是蓝藻死亡的,这是死亡的硅藻,没有毒害;第三个池塘视频就很干净;
下面为抖音视频记录
第一批虾苗第49天时,大小139条/斤 <iframe frameborder="0" height="498" scrolling="no" src="https://player.youku.com/embed/XNTE4NDEwODU4OA==" width="350"></iframe> | 第一批虾苗65天时75条/斤左右 <iframe frameborder="0" height="498" scrolling="no" src="https://player.youku.com/embed/XNTE4NDg4MTI0NA==" width="350"></iframe> |
第一批虾苗第56天时料台上的大规格虾 |
表1:第一批虾苗根据每亩投苗量和喂料量,来理论推测第一批虾苗的大小
4万尾/亩计算 | 是严格按官网文献资料计算来投料,做为我们的实际投料量 |
强微官网文章的 平均投料量 | 实际投料量 乘以4再乘以7天 (斤) | 计算理论大小 和实际测量大小 进行对照 |
1~7天 | 平均100克/万尾 | 5.6 | 下面的理论计算公式为:用每亩投虾苗密度即40000尾/亩,去除以每亩总投料量,得到理论大小值(条/斤) |
7~14天 | 平均200克/万尾 | 11.2 |
14~21天 | 平均400克/万尾 | 22.4 |
21~28天 | 平均600克/万尾 | 33.6 |
28~35天 | 平均900克/万尾 | 50.4 |
35~42天 | 平均1200克/万尾 | 67.2 | 45天时测了一次为160条/斤 |
42~49天 第49天测量对虾的大小 | 平均1500克/万尾 | 84 | 到49天时:4万尾/亩,总投料量274斤 相除得理论大小146条/斤 第49天测量大小为139条/斤 |
49~56天 第56天测量对虾的大小 | 平均1800克/万尾 | 100.8 | 到56天时:4万尾/亩,总投料量375斤 相除得理论大小107条/斤 第56天测量大小为105条/斤 |
56~65天 第63天测量对虾的大小 | 平均2400克/万尾 | 134.4 | 到63天时:4万尾/亩,总投料量510斤 相除得理论大小78条/斤 第65天测量大小为75条/斤 |
| | 理论上总投料量510斤了,每亩的存虾量也至少有510斤/亩了; | 从生长趋势上看,随着虾越来越大,换肉率越来越小了,63天时超过理论料肉比2条了; |
注:实际投料量为强微官网文章中每天的投料量*4(万尾)*7天等到的结果;
下图是强微官网上的文献参考喂虾的各阶段投料量;截图;
我们官网上的参考文献上的喂料量管理图 |
二、关于高温季节的倒藻
有人说我的池塘是倒藻了,因为视频中第一个池塘有很多死藻:
这里必须说明一下,这可不是倒藻,首先搞明白倒藻的概念,倒藻的概念是:在同一时间,整个池塘的藻类,集体全部死亡,这才是最可怕的;
注意,倒藻的概念中,重点是必须全部,突然,集体死亡,而不是死亡一部分,死亡一部分的藻类,不算倒藻哦;这个视频也是我故意在下风口拍摄的;
我们的池塘就不算是倒藻的:原因就是只是死亡一部分藻类,池塘中用显微镜看,藻类仍然是非常丰富的,同时早上和晚上的PH相差有1.1之多,这就更不可能是倒藻啰,如果是倒藻,池塘藻类全部集体死亡,则PH早晚是没有差别的,因为池塘已经没有光合作用的,早晚的PH差别是藻类的光合作用造成的(白天藻类光合作用,把池塘水中的二氧化碳CO2吸收掉了,从而把酸性的HCO3-消耗掉了,所以PH会随之上升,傍晚达到一天中PH最高点);
在高温的夏天,下风口出现一部分死藻是很正常不过的事儿,因为藻类也有生老病死的,藻类也是有生命周期的,象蓝藻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月,就象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一样,到了年龄自然就会死亡的,藻类也一样,到了时间周期也会自然死亡,只不过,高温天气加速了这种自然死亡,所以,我们往往在高温天气经常在下风口看到漂浮的死藻,但大可不必惊慌,查看一下早晚的PH差别,有差别,则说明并不是倒藻;
一旦出现真正的藻类集体死亡,即倒藻,可能产生的后果是:
⑴ 倒藻后会造成缺氧,因为池塘没有藻类了,就没有光合作用产生溶解氧了;所以,此时必须加强人工机械增氧或投增氧颗粒;
⑵ 早晚PH没有差别,并会因为死藻的腐败,而造成PH不断下降,此时要考虑用点小苏打或生石灰维护一下PH值,但如果有氨氮超标的情况下,就不要特意提升PH值了,因为在高PH情况下,氨氮的毒性会增强;
⑶ 如果是蓝藻和甲藻裸藻等死亡,则还会产生藻毒素,所以要注意解毒,或化学改底;
⑷ 如果处理不及时,这些死亡藻类,会不断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;
有条件的,可引进优质藻种和优质氨基酸培藻(如“强微培藻酵素”),及时重新培藻;并补充微量元素等,倒藻发生后往往也是缺微量元素的;
三、下面这三周,这一阶段的池塘水色情况,超高温季节,藻浓
表层水温达38度了 |
高温下的池塘藻色浓(但PH控制得好,下午不超过8.4,这是关键) |
高温下的池塘藻色浓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2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2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3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2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5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5,这是关键) |
第57天时下暴雨后,池塘藻色变好(但PH控制得好,这个下午不超过8.3,这是关键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