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农民对作物秸秆的利用有悠久的历史,只是由于从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低、产量低,秸秆数量少,秸秆除少量用于垫圈、喂养牲畜,部分用于堆沤肥外,大部分都作燃料焚烧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,秸秆还田特别是直接还田越来越受到重视。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农业生产,秸秆需要就近处理,以节省劳力;另一方面,长期单纯施用化肥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发育。在传统的农业耕作实践中,秸秆一直都被腐解后施入农田,并作为作物所需要养分的给源和土壤的改良剂。
但在自然条件下,由于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少,复种指数高,倒茬间隔时间短,加之秸秆碳氮比高,不易腐烂。所以秸秆还田常因翻压量过大,土壤水分不适,施氮肥不够,翻压质量不好等原因,出现妨碍耕作,影响出苗,烧苗,病虫害增加等现象,有的甚至造成减产。因此秸秆直接还田目前只能用于少量秸秆的还田(史央,2002)。而将农作物秸秆经堆肥化处理后,再将堆肥产物作为有机肥料再还田,则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有效方法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