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春强微生物科技论坛水产养殖交流水产养殖问答汇总 → 工厂化养殖的极限产量-零排放问题-生物絮团量比问题


  共有2106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工厂化养殖的极限产量-零排放问题-生物絮团量比问题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hl99cn
  1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2176 积分:42308 威望:0 精华:29 注册:2011/6/13 14:41:49
工厂化养殖的极限产量-零排放问题-生物絮团量比问题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19/11/7 11:05:51 [只看该作者]

水产养殖知识看这里:http://www.qw99cn.com/Technicalservice.asp?borderid=13

1、钟老师好,工厂化目标产量可达到每立方水体20斤虾,这么大的产量对应的投喂量也是很大的,折合成每亩或许一天要投三四百斤料,我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这么点菌就能处理好这么多的粪便,是不是主要的粪便等垃圾还是要依靠换水排污来排出去,菌只是负责把水质和底质调控好?谢谢

  您好,您有在养虾吗?您是否正在工厂化养虾呢?如果正在工厂化养虾过程中,您不如试一试就对了;20斤/立方米或许还不是极限呢!也不过是投料量为300-350克/立方米/天而已,应该可以产量更大一些,都不是问题;
   您提的问题说明您对微生物还不了解,您对这群平均在3-4小时内分裂变身一次的微生物不了解(实际上理想状态下的分裂繁殖速度只要20-60分钟一次,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可做的事),您对这群每3-4小时变一次,1变2,2变4,4变8.....的家伙们还没有敬畏之心,专业的微生物生产公司都知道,他们采用24小时充入无菌空气,采用最优化的微生物培养基,和最优的水温,PH值及PH控制流加技术,平均能在1立方米的水体中,一般加入50公斤的固形物培养基,在微生物公司最优化的培养条件下,基本上能在18小时内把这50公斤营养物质,利用得干干净净,70%左右(即35公斤左右)变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代谢所体挥发或逸出去了,有10-20%左右变成微生物活菌体细胞了,还有10-20%左右变成可溶性代谢产物溶解于水中了;整个过程一般只需要18小时,最多24小时,这50公斤的固形培养基失重可达70%左右(特殊菌株除外);而且这还只是一个粪肠球菌单菌的作用,还没有用到菌群协同作战的战略呢!
    回到我们的工厂化养虾吧,我们每天要处理的工厂化养虾中的污染固形物是多少呢,前面说了投料量不过是300-350克/立方米/天而已,还是在存虾量有您所期望的20斤的时候;前面讲过了,专业的培养微生物的发酵罐,18-24小时内,每立方米发酵液中,可以挥发掉35公斤固形物(即35000克),变成各种气体(以二氧化碳为主),区区300-350克根本算不得什么;这300多克只能算是专业发酵罐要处理的有机质的100分之1;只要合理利用菌群的协同作用,往往又可显著的提高分解的效率;
    工厂化养虾,恰好也是充气曝气池,只不过它是一个开放式的曝气“发酵罐”,养虾的温度也恰好在微生物比较理想的25度左右,虽然池子中作为微生物的营养,还严重缺少碳元素,但我们可以补碳呵,这就是我说的葡萄糖24小时滴加法补碳,或白糖红糖每天分4次随饲料泼洒法也可以;同时再每天补充微量元素,则和专业的微生物发酵罐区别其实并不大哦;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    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到,理论上每立方米/天可以处理别说专业微生物公司的35公斤有机碎屑吧,毕竟放苗前期投料量也不可能太大,达到最高投料量有一个过程,我们降低10倍要求,按每天每立方米处理3公斤有机碎屑吧,每造鱼虾70天计,以鱼的饲料系数1.0计,则理论上微生物用得好,可达产量210公斤/立方米,实际上呢,我们实际上很多人都看到了,如果养殖四大家鱼用工厂化(因为它们耐受氨氮亚盐的能力更强),可以养到100公斤/立方米的产量,并不奇怪,我的客户中就有做这个工厂化养四大家鱼试验的,用强微的菌剂,每立方米100多公斤,注意是公斤,为啥工厂化养虾不行,主要原因还是对虾对氨氮亚盐太敏感,抗应激能力弱,但工厂化养虾产量的空间还大有前途;
    再说一些实在的:我们每天投入到养虾池中的残饵粪便到哪里去了呢?如前所述,存虾有20斤/立方米时,一天投料300多克,30%左右变成对虾肉了,剩下的有一部分因对虾的呼吸作用,微生物强烈的呼吸代谢作用等变成了二氧化碳,这部分其实是比较多的,再有一部分变成可溶性的代谢产物了;如果有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话,氮源也多数转化成氮气逸出水体了(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一步);最后比较重要要讲的一部分是变成微生物菌体细胞了,这些细胞和有机碎屑浮游生物等一起,组成了生物絮团,而生物絮团的形成,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的处理效率,那可不是象强微用菌方案中所说的每天只投“强微靓水素”0.3克/立方米/天+“强微生物脱硫剂”0.2克/立方米/天,一共每天只有0.5克微生物菌剂投入了,实际上,早就形成的存在于池子中的生物絮团,更是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,而并不是您提问中所说的:“这么点菌”哦,这类似于污水处理工程中的活性污染(有效的土著菌群)和生物填料中的挂膜,都是微生物的主力军;可以说,生物絮团显著提高了工厂化养虾池中的菌量和处理速度和效率;而我们每天补充了这0.5克/立方米的强微菌剂,仅仅是补充而已,主力军是本身就存在于池子中的生物絮团哦;
    那么生物絮团是不是越多越好呢,还是要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算是最好的呢,其实这也没有固定的数据和模式,这主要看您用的是什么菌株了,可以肯定的是,生物絮团的量肯定不是越多越好,絮团量过多了水质不好控制,投入的糖和微量元素营养也非常复杂和量大,所以,在保持水质稳定的前提下,我们希望尽量把絮团量做小,我们讲究生物絮团工厂化养虾中,所用的菌种菌株越多越好,多们化的菌株,有利于维持曝气池中的生物絮团的稳定性(所用菌株越多样化越好),越是多样化的菌群菌株,则絮团的保有量可以更小,也能解决分解残饵粪便的任务,而单一的菌相,分解力就会大打折扣了;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    当然,还有一位最重要的角色,就是好氧反硝化细菌,我们知道,常规的反硝化细菌是厌氧或缺氧反硝化细菌,只适用于土塘和高位池中或如东小棚中,对于我们工厂化养虾来说,24小时无死角的曝气,造成常规的缺氧反硝化细菌没有用武之地,这就要开发好氧反硝化细菌了,国内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开发非常少,我们公司的“强微脱氮诀1号”就是适用于工厂化养虾的好氧反硝化细菌,其中由2株海洋好氧反硝化细菌,加上1株淡水好氧反硝化细菌组成 ,下个月加上淡水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产品会正式上市,如果在您的工厂化养虾池中,每周定期使用一次“强微脱氮诀1号”,一次5克/立方米用量,用10克红糖和200克水,活化1-6小时,可以直接泼洒到池子中,可以把池子中的亚硝酸盐,和硝酸盐彻底转化成氮气,从而逸出水体中,这就解决了氮循环的问题;
    而之前没有好氧反硝化细菌之前,养虾池中的氮完全是靠生物絮团来吸收同化的,这就造成一个重大的问题,为了吸收同化这么大量的氮源,必须有足够多的生物絮团来支撑,例如10%左右的生物絮团量(用玻璃锥形瓶检测),才足以同化吸收这么大量的氮源(粪便和残饵中以氮源为主),而如果有了好氧反硝化细菌,不断把氮源转化成氮气逸出水体,从而彻底脱掉氮源,则就根本不需要这么大的生物絮团保有量了,其实可能只需要2%的生物絮团量就可以了;
   用“强微脱氮诀1号”减少了生物絮团保有量之后,所带来的好处非常多,一是每天消耗和需要补充的葡萄糖或白糖或红糖的量显著减少了;二是因为絮团量减少了,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减少了,以上两项就大量降低了投入品的使用成本;第三个好处是更容易控制水质,水质不会大起大落,水质更为稳定,心里有谱,家中有粮心里不慌;
   好氧反硝化细菌相对来说,对总碱度和PH的影响比较小,它甚至是提高PH的(而流加葡萄糖是降PH值的),这甚至也是提高总碱度的(而流加糖是降总碱度的),所以, 这也是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好处之四;
   最后一个问题,您所说的排污量的问题,其实真正做得好,絮团和反硝化控制得好的工厂化养虾,每天所排污的量也就是几秒钟而已,即拔管排污几秒钟而已,把污水排出,露出清水即可,排污量小之又小,甚至可能忽略不计;要做到这一点,我的经验和建议是:
   1.即便是用强微的工厂化养虾用菌方案,在方案的基础上,还需要加大菌剂用量(包括菌剂多样化,我有客户把强微的产品都用到了工厂化上,以“强微靓水素”和“强微生物脱硫剂”为主,其他也加,甚至“畅丁-5”丁酸梭菌也加,但实际上丁酸梭菌在曝气中不能存活),在强微用菌方案上可再加大1-2倍的用量;增加的成本,至少比您处理排污污水的成本相当吧;强微的工厂化养虾用菌方案看这里:http://www.qw99cn.com/show.asp?newsid=6384
   2.加大碳源用量(包括碳源多样化,例如在用糖碳的基础上,务必也用“发酵玉米液”5-20毫升/立方米/天);
   3.加大微量元素的用量(在上述用菌方案的基础上);
   4.更重要的是,在上述强微的工厂化养虾用菌方案的基础上,再定期的每周用一次“强微脱氮诀1号”,这一点在我们的常规方案中没有提到;一次用量5克/立方米,用10克红糖和200克水浸泡活化1-6小时或18小时也可以,直接泼洒即可,这与说明书上要曝气活化不同,这是基于我们马上要升级产品来说的;
   5.密切检测关注总碱度和PH值,经常性进行调整,降得太多了,可直接用小苏打和生石灰粉泼洒,用量小苏打5克/立方米+生石灰粉5-16克/立方米,慢慢调整,要注意,追求极高菌相时,总碱度最好能控制在150以上,PH控制在7.2-8.3之间为好;就用小苏打和生石灰粉即可,一天可分几次投放;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  

   最后,借您提的这个问题,我顺带讲一讲糖的用量用法和所用品种问题:例如养到后期,每立方米20斤存虾的话,后期投料往往达到300-350克/立方米之多,而糖的滴加量一般是饲料量的10-25%左右,即35-75克/立方米之多,目前最佳的补碳方法还是葡萄糖24小时滴加(前提是使用强微乳酸菌相为主来牢牢抑制住弧菌),白糖也可以用,白糖是双糖,微生物应用白糖的效率没有葡萄糖的效率高,所以,白糖相对葡萄糖来说有一定的缓释性,甚至可以每天分成4-5次泼洒白糖即可(不一定要24小时滴加),甚至可以和饲料投喂时一起泼洒下去即可;红糖因为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,效果又略好于白糖,即红糖相对白糖营养多样化一些,但红糖和白糖都是双糖,都是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果糖分子组成的,通常微生物利用它时要先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后,才能有效吸收利用;
   最后也希望您多了解微生物世界,多了解这门学科和作为地球生态循环系统中的“分解者”的份量,地球生态物质循环有几个角色:分述如下:
   第一是生产者:主要是指绿色植物,藻类,特别是海洋中的硅藻提供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氧气,它们进行光合作用,吸收太阳能,把二氧化碳和水结合转化成碳水化合物,并吐出氧气,(当然夜间正好相反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呼出二氧化碳,但两者相抵,产氧更多),从而有了地球上的能源基础,要知道地表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燃气基本上来自太阳,而植物和藻类起到了关键性的吸收储存太阳能的作用;
   第二是消费者:指所有的动物,要么以植物为食,要么以草食动物为食物;并排泄粪便尿液,和呼出二氧化碳;
   第三就是分解者:那就是我们这里要讲的主角,微生物;它们负责打扫战场,负责清理所有的动物植物残骸尸体,粪便和尿液,把它们分解成无形(变成气体如二氧化碳,氮气,或重新转化成植物根系可以吸收的营养源),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,地球上早就是数千公里厚的尸骸残骸和粪便尿液了;可见微生物作为分解者,在地球生态圈中的份量;


 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