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25日修订:
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规划设计产量2500~3500斤/亩的方案
一、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的增氧配置(设计产量2500~3500斤/亩)
⑴ 每亩的增氧功率配置公式
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的产量和功率配置计算系数为:1瓦/1立方米/1斤虾;
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水深一般达到1.5~2.5米以上,所以,每亩储水量有1000立方米,本方案设计目标产量为2500~3500斤/亩,平均3000斤/亩,即平均3斤/立方米;
即则功率至少3瓦/立方米左右,1亩1000立方水,则增氧功率配置为3千瓦/亩左右,且其中至少1.5~2.0千瓦为纳米底增氧盘,另外1.5千瓦为叶轮式水车(目的为集污为主)
⑵ 每亩的纳米曝气管长度(米)的配置公式
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的纳米管长度计算系数为:0.05米/1立方米/1斤虾;
则平均3斤/立方米的目标规划产量下:纳米管长度至少应该为0.15米/立方米,每亩1000立方水,即每亩至少得150米纳米管,每个曝气盘上的纳米管长5米,所以,每亩至少需要30个曝气盘;
这30个曝气盘需要配套罗茨鼓风机功率为1.5~2.0千瓦/亩(因为水太深水压大,所以功率也需要更大),水面再加上叶轮式水车1.5千瓦,一共配置的增氧功率为3.0~3.5千瓦/亩,其中水车主要是用来起到集污和水面增氧的作用;具体见表1:
表1:“福建曝气泥棚”的每亩增氧设备功率搭配(1000立方米/亩,水深1.5米)
设计规划 | 目标产量设计 斤/亩或斤/方 | 罗茨鼓风机 配置功率 | 纳米管配置 | 再加上 水面增氧 | 其他参数 指冬棚虾 |
福建高产曝气泥棚 | 2500~3500斤/亩 2.5~3.0斤/立方 | 1.5~2.0 千瓦/亩 | 100~150米/亩 20~30个曝气盘 5米纳米管长/盘 | 1.5千瓦/亩 水车或射流式增氧机 目的为集污 | 放苗7~10万/亩 养殖100~120天 规格20~40条/斤 |
可见:“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”的增氧总功率为3.0~3.5千瓦/亩,其中底部纳米管曝气功率为1.5~2.0千瓦/亩,水面的水车式增氧机为1.5千瓦/亩;实际上如果有条件的,可以再加大增氧功率20%更为稳妥;

二、“福建高产曝气泥棚”的集污排污配置
1.切割式吸污泵排污法(如图)
如图:图中列出了两种排污法,一是吸污泵排污法,二是传统的“池外拔管”排污法,不是指两种方法同时使用,而是指二选一即可,本图只为解说用的;目前看来,针对“福建高产曝气泥棚”来说,最简单最实用的排污模式,还是切割式吸污泵;
“福建高产曝气泥棚”之所以能高产,关键之一还在于设计了“集污+排污”,目前是非常简单实用的“切割式吸污泵”(功率0.75千瓦)放在池塘锅底最中间的锅中(锅中锅),喂料完毕后,等1~2小时吃完料(检查吃料情况)后,停止底曝气,开动水车,进行集污半小时,再开启吸污泵电源,开几十秒钟左右,抽上来的污物,用100目筛网过滤,可观察到网中的污物,包括可能的死虾和虾壳,为养殖提供判断依据;
有排污的帮助后,冬棚虾,虽然水温低,管理得好,一般养殖100~120天就可达到26条,虾价不好就只好控料来等价格;
